今年以來,金鳳區緊扣“136”發展思路,聚焦降低經營主體營商成本與基層治理成本,通過政務服務升級、助企紓困增效、綜合執法創新降本等舉措,持續優化轄區營商環境。
今年,金鳳區率先出臺會展、賽事、首發、演藝經濟四大專項發展工作方案,深度落實國家和自治區“高效辦成一件事”10項重點事項。針對首發首店、會展、演藝、體育賽事等新業態,以及工程項目建設等8項企業服務和6項個人服務重點任務,推行集成審批,精簡6項個人高頻事項辦理流程。借助流程重塑與數據共享,辦理時限壓縮65%,申報材料減少35%,審批環節精簡80%,政策紅利持續釋放。截至5月底,金鳳區新增經營主體0.75萬戶,累計在冊10.74萬戶,占全市總量的25.76%。
企業有困難,政府來幫忙。前段時間,銀川恒倉電力設備有限公司遭遇資金周轉難題,政府專班主動上門服務,促成銀行快速放貸20余萬元,有效緩解了企業的經營壓力。此外,金鳳區還通過召開2025年助企現場辦公會、招商推介大會,化解企業訴求18個,兌現323萬元研發補助資金。同時,將134項惠企政策梳理匯編成冊,并聘請10位營商環境“監督員”,確保政策精準落地、服務持續優化。
為了推動綜合執法創新降本,金鳳區印發《金鳳區2025年重點領域“綜合查一次”實施方案》,將涉企執法檢查范圍從4個領域拓展至工業企業、商業綜合體等6個領域,覆蓋210個檢查對象,實現轄區大中型經營主體(含學校)基本全覆蓋,在嚴格規范執法行為的同時營造企業“安靜生產期”,切實減輕企業負擔。中石油廣場東路加油站經理張瑞坦言,多部門聯合檢查提前10天告知,1小時內即可完成,較以往隨機檢查效率大幅提升。據統計,轄區大中型經營主體涉企行政檢查頻次同比壓縮50%至80%,市場競爭更趨公平,發展活力充分釋放。(記者 劉旭卓)